能源|淮南:沉陷区水面闪烁新能源之光
| 招商动态 |2016-04-21
四月芳菲,江淮大地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。淮南市谢家集区望峰岗镇的一片采煤沉陷区水域,波光粼粼的一池春水,正迎着太阳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“我们利用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,投资建设的20兆瓦渔光互补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,于三月底顺利并网发电,这两天的天气不错,初步统计两天累计发电量达到了14万度。”信义光能公司项目经理张羽辉介绍,该项目利用采煤沉陷区800余亩水面,安装了4万多块中国自主研发的太阳能板,总投资约2亿元,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2300万度,按照现在并网电价1块钱每度计算,每年可实现2300万左右的经济效益。
因地制宜 发展绿色能源
“该光伏发电项目所在的刘岗塘是谢一矿采煤沉陷区,目前已形成沉陷区水面面积近5000亩。”淮南市望峰岗镇党委副书记李军介绍,自上世纪70年代,这片土地开始陆续沉陷,生态环境逐渐恶化,制约了村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。
去年以来,淮南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调结构、转方式,大力促进新型产业发展,切实做好规划布局、招商引资、项目实施、产业配套等工作,因地制宜、改善生态,将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产业化基地的先行项目。
“多年来,淮南市是以煤电为主导的能源城市,煤电生产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沉陷区水面,同时采煤沉陷区的治理和利用也是世界级的难题。”淮南市发改委能源办主任王亮介绍说,在采煤沉陷区水面发展光伏项目,不仅能改善当地生态,还能提高村民集体经济收入。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和采煤沉陷区治理与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。
据了解,与传统光伏电站相比,渔光互补漂浮式光伏电站将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水面漂浮体上,具有不占用土地资源,减少水量蒸发,抑制藻类生长的作用,同时水体对光伏组件及电缆的冷却也能有效提高发电效率,并且光伏板下的水资源还能养殖水产,实现了“上发电、下养殖”,“生态效益”与“经济效益”双赢,淮南有着众多的采煤沉陷区,发展前景十分广阔。
改善生态 实现可持续发展
在全球能源形势紧张,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威胁经济发展和人们健康生活的今天,世界各地都在寻求新的能源替代战略,以求得在可持续发展中获取优势地位。
2015年,安徽省积极探索水面光伏发电,促进两淮采煤沉陷区绿色发展,组织编制了《两淮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规划》,规划2016年至2018年建设320万千瓦水面光伏电站,目前该规划已通过国家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评审,正式上报国家能源局。
按照国家能源局提出的“光伏发电也要因地制宜,南方多水域地区推广水上光伏电站大有可为”的精神,淮南市将充分利用采煤沉陷区,积极推进水上光伏示范基地建设,让沉陷区水面闪烁出更强的能源之光。
“根据规划,预计在淮南市要建设100万千瓦的沉陷区光伏项目,将为淮南带来80亿固定资产投资,形成总计40亿元的税收。” 淮南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项目全面建成后,不仅每年可以产生大量清洁能源,而且对淮南采煤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和传统产业转型具有重大意义。